文档怎么做网站链接,淘宝联盟优惠券网站建设,国内十大少儿编程品牌,重庆怎么做平台软件七年级下册 浙教版科学 复习干货 文章目录 七年级下册 浙教版科学 复习干货第 I 章人类 H u m a n Human Human人类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娩出过程青春期 动物 A n i m a l Animal Animal生长时期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植物 P l a n t Plant Plant种子结构种子萌发芽花有性生殖无性…七年级下册 浙教版科学 复习干货 文章目录 七年级下册 浙教版科学 复习干货第 I 章人类 H u m a n Human Human人类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娩出过程青春期 动物 A n i m a l Animal Animal生长时期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植物 P l a n t Plant Plant种子结构种子萌发芽花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微生物 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Microorganism Microorganism细菌 B a c t e r i a Bacteria Bacteria真菌 F u n g u s Fungus Fungus 第 II 章感觉世界感觉声音耳 光学基本性质和定义小孔成像光的色散非光源物体的颜色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成像眼球 第 III 章机械运动定义速度 力学力的定义力的三要素重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压力与固体压强液体压强 第 IV 章前置太阳 s u n sun sun结构太阳活动日食 月球 m o o n moon moon形态月相月食 地球 e a r t h earth earth昼夜现象自转公转 太阳系 s o l a r s y s t e m solar\ system solar system构成星座星系系统 The End 第 I 章
人类 H u m a n Human Human
人类生殖系统
人类的生命起点受精卵念 luan 第三声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卵黄即卵细胞的细胞质提供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精子的尾巴便于其游动、与卵细胞结合称为受精。
男性生殖系统这些部位被阴囊包裹、保护
睾丸最重要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除尿液、精液。附睾贮存精子。精囊、前列腺分泌粘液便于精子游动。
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最重要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排出卵细胞受精卵形成的场所。阴道排除经血、娩出胎儿。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胚胎发育、娩出过程
形成受精卵后一边分裂一边沿输卵管向下进入子宫。受精后受精卵马上就开始分裂生长了。分裂次数增加形成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此时女性就怀孕妊娠了。 2 2 2 周后出现羊膜囊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作用是减少震动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第 3 3 3 周出现胎盘和脐念 qi 第二声带脐带将胎儿和胎盘相连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胚胎通过它们从母体获得氧气、营养物质并排除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第 9 9 9 周至第 38 38 38 周称作胎儿期。经过 9 9 9 个月左右的生长发育胎儿从母体内产出娩出产出后称为婴儿。分娩过程 宫口扩张 → 胎儿娩出 → 胎盘娩出 宫口扩张\to胎儿娩出\to胎盘娩出 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婴儿开始哭或咳嗽促使呼吸系统开始工作。
对于试管婴儿技术只是人工在体外进行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随后移植到子宫中发育、诞生不属于无性生殖。
青春期
人类的生长阶段 婴儿期 → 少年期 → 青春期 → 成年期 → 老年期 婴儿期\to少年期\to青春期\to成年期\to老年期 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其中青春期为儿童、少年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的典型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前者更重要。
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第二性征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由雄/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
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标志着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月经女性卵巢发育成熟后每个月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如果没有受精那么子宫内膜就会自然脱落引起出血。第一次月经称为初潮。
动物 A n i m a l Animal Animal
生长时期
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如两栖念 qi 第一声类中的青蛙。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 → \to → 幼虫 → \to → 蛹 → \to → 成虫如昆虫中的蝴蝶、蜜蜂、孑孓蚊子的幼虫、家蚕。不完全变态发育没有蛹这个阶段如昆虫中的蝗虫、蟋蟀、臭虫。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产生新生命。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生殖方式。典型代表为五大类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按受精方式场所分为体内和体外受精。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昆虫为前者两栖类、鱼类为后者。体内受精好处是提高了受精的成功率。按胚胎发育方式场所分为卵生、胎生、卵胎生。卵生动物的受精卵营养来自于卵黄在母体外发育除了哺乳类其他都是卵生哺乳动物中的鸭嘴兽和针鼹也是卵生。胎生动物的受精卵的营养主要由母体提供在母体体内发育哺乳类为胎生其意义在于提高了胚胎的成活率。卵胎生的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体内发育但营养来自卵黄鲨鱼、蝮蛇为卵胎生。
无性生殖
由一个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典型的方式有分裂生殖变形虫、出芽生殖水螅、人类的克隆技术。
植物 P l a n t Plant Plant
种子结构
菜豆双子叶、无胚乳种子的结构
种皮起到保护作用。胚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未来发育成一颗新的植株。 胚根发育成根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胚轴连接根、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菜豆种子中有两片。
玉米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的结构
种皮玉米种子中果皮和种皮紧密贴合。胚胚根、胚芽、胚轴、子叶但只有一片胚乳代替子叶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
双子叶植物大部分无胚乳有各种豆类、瓜类、花生等单子叶植物大部分有胚乳有水稻、小麦、高亮、百合、菠萝、甘蔗等。特殊的双子叶、有胚乳有柿、蓖念 bi 第四声麻单子叶、无胚乳有慈姑。
种子萌发
客观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自身条件是否成熟、完好是否处于休眠是否饱满等。
对于设计种子萌发实验控制变量法细节使用恒温箱、滴水时只没过种子一半提供空气、研究无空气的影响时用煮沸过的水并在表面滴加食用油。
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当植株长出第一片叶子后植物就不再依赖于子叶/胚乳储存的营养了。
芽
芽的结构
生长点顶端分生组织位于叶芽顶端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位于生长点周围。发育成幼叶。幼叶位于叶原基外侧。发育成叶。芽轴位于芽的中间。发育成茎。芽原基位于幼叶叶腋处。发育成侧芽。
顶芽和侧芽顶芽偏向于长得更高达而侧芽偏向于长得更茂盛。顶芽会抑制侧芽生长即顶端优势。摘除顶芽即可使侧芽多生长。
花
花的结构
花瓣通常很鲜艳可以吸引昆虫传粉。花萼萼片。花柄、花托。花蕊花中最重要的结构。 雌蕊分为柱头、花柱、子房内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细胞。雄蕊分为花丝、花药内有花粉。
同时拥有雌蕊、雄蕊的花称为两性花豌豆花、棉花只拥有一种花蕊的花称为单性花。
对于观察花的结构从外向内用镊子剥下化的各部分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下而上粘在白纸上。
有性生殖
也是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产生新个体。分为四个阶段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开花花瓣打开露出花蕊。传粉雄蕊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分为自花传粉豌豆和异花传粉棉花字面意思两性花不一定是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更普遍因为自花传粉的缺陷较大。按照传粉媒介可以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种。前者靠风传粉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羽毛状可能有粘液后者靠昆虫如蜜蜂、蝴蝶传粉主要是各种水果花朵大而鲜艳、有香气和香甜的花蜜用于吸引昆虫。其中传粉不足可能导致果实变少可以采用人工授粉解决。受精花粉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新植株的起点同样为受精卵。双受精花粉中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细胞受精后称为受精极核融合。结果花中除了子房其他结构全部脱落子房将发育成整个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可能被子叶吸收。
无性生殖
也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孢子生殖苔藓、蕨类植物。营养繁殖通过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有分根、压条、扦插、嫁接成功关键接穗与砧念 zhen 第一声木的形成层是否紧贴。人类的组织培养技术。
微生物 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Microorganism Microorganism
细菌 B a c t e r i a Bacteria Bacteria
原核细胞即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包含鞭毛、遗传物质、荚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依赖有机物生存。分裂生殖。按照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真菌 F u n g u s Fungus Fungus
分为小型真菌单细胞和大型真菌多细胞两种。前者为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如酵母菌出芽生殖。后者依靠孢子繁殖如霉菌根霉、青霉、曲霉、食用菌。
第 II 章
感觉世界
感觉
感觉产生于大脑。产生过程外界刺激、感觉器官感受器、形成信息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感觉会受酒精、药物的影响延长反应时间、影响神经系统。皮肤的痛觉、冷热觉、触觉目的保护、感受刺激嗅觉退化性、适应性、差异性、选择性味觉酸甜苦咸鲜。
声音
生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声音依靠振动产生传播形式为声波疏密相间的波具有声能。 V 声 340 m / s V_声340m/s V声340m/s。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近乎抽干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到。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转换法乒乓球弹起、水面有波纹说明音叉在振动。
声音的特性可以用示波器测得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决定。频率 f f f单位 H z Hz Hz每秒内震动次数。人耳能听到 [ 20 H z , 2 × 1 0 4 H z ] [20Hz,2\times10^4Hz] [20Hz,2×104Hz] 的声音。响度声音的强弱。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和传播距离影响。单位 D b Db Db。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体现在声波的形状上。
控制噪音污染
从声源处“禁止鸣笛”从人耳处捂耳朵从传播路径上隔音屏、植树
耳
结构
外耳收集声波。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中耳传递声波。 听小骨放大振动将振动传入耳蜗。鼓膜接受空气振动自身振动带动听小骨振动。咽鼓管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内耳感受声音。 半规管旋转感觉前庭位置、速度感觉。这两个都用于感受位觉。耳蜗最重要的结构分布有大量听觉神经末梢。
听觉损失传导性障碍、神经性障碍。
为什么有两个耳朵辨别声源的方向和距离。
光学
基本性质和定义
光源能发光、正在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太阳和人造光源电灯。
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内容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直线传播的表现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光速 V 光 3 × 1 0 5 k m / s 3 × 1 0 8 m / s V_光3\times 10^5km/s3\times10^8m/s V光3×105km/s3×108m/s。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等于 9.46 × 1 0 15 k m 9.46\times 10^{15}km 9.46×1015km。
小孔成像
成因直线传播。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大小由物距 u u u和像距 v v v的大小关系决定。 大小 { 放大 if u v 缩小 if u v 等大 if u v \text{大小}\begin{cases} 放大 \text{ if } uv \\缩小 \text{ if } uv\\等大 \text{ if }uv \end{cases} 大小⎩ ⎨ ⎧放大缩小等大 if uv if uv if uv v v v 越大或 u u u 越小像越大。如果小孔足够小能成像则小孔形状不影响像的形状树荫下的光斑是圆形的。
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的现象。
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不同的单色光进入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最靠近薄的一端紫光最靠近厚的一端。
红外线红光以外辐射的光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紫光以外辐射的光线。臭氧层能够吸收它们。
非光源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彩色玻璃由它能透过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光都被吸收。不透明物体由它能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光都被吸收。
白色全都反射黑色全都吸收。
光的反射
当光遇到不透明障碍物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反射。令入射点为 O O O入射光线为 A O AO AO反射光线为 O B OB OB法线垂直于介面为 O N ON ON则入射角记为 α \alpha α为 ∠ A O N \angle AON ∠AON反射角记为 β \beta β为 ∠ N O B \angle NOB ∠NOB。
光的反射定律 β α \beta\alpha βα顺序不能换 A O , O N , O B AO,ON,OB AO,ON,OB 在同一平面内 A O , O B AO,OB AO,OB 在 O N ON ON 两侧。
一些性质 O N ON ON 是 ∠ A O B \angle AOB ∠AOB 的角平分线。垂直入射垂直射出。每条入射光线有且仅有一条反射光线与之对应。光路可逆即从 B O BO BO 入射得到的反射光线为 O A OA OA。
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 α \alpha α 反复实验 得到普遍性结论。
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凸面镜、凹面镜前者有发散作用可以看到更大范围停车场转弯处的镜子后者有会聚作用可以把热能聚到一点进行加热。
平面镜成像
原理光的反射。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性质。需准备两支相同的蜡烛为了探究像的位置和大小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茶色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寻找像的位置、探究像的大小使像更清晰。
像的性质
等大在玻璃板一侧放一只点燃的蜡烛另一侧用一只不点燃的蜡烛去与像重合。**无法重合**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正立但左右相反。虚像从不点燃蜡烛一侧观察用光屏反复移动但接不到像。*垂直指物像连线与平面镜垂直用于作图。
平面镜作用成像、扩大视野空间、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折射
成因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只在光斜射入时发生。令入射点为 O O O入射光线为 A O AO AO折射光线为 O C OC OC法线过 O O O 点垂直于介面为 N N ′ NN NN′则入射角 α \alpha α 为 ∠ A O N \angle AON ∠AON折射角记为 γ \gamma γ为 ∠ N ′ O C \angle NOC ∠N′OC。得到的仍然是虚像。
折射定律
三线共面分居两侧 α ≠ γ \alpha\ne\gamma αγ总是处于密度更小的介质或真空中的角更大。例如若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 α γ \alpha\gamma αγ。
光路仍具有可逆性。折射现象抓鱼时往下抓用激光照鱼仍往虚像处照、筷子“折断”、光的色散、海市蜃楼等。
凸透镜、凹透镜
前者中间厚、边缘薄后者相反。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有发散作用。设它们的光心为 O O O主光轴经过 O O O 点。
一些性质
经过 O O O 的光线不发生偏折按照原方向射出对于凸透镜而言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总朝着一个点射出这个点即为焦点记为 F F F一共有两个焦点位置左右对称。而 F O FO FO 称为焦距记为 f f f。而经过 F F F 从同侧入射的光线总是平行主光轴射出。对于凹透镜而言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相交于同一个点这个点即为虚焦点也记为 F F F也有两个焦距的定义相同而对于一条入射光线 A B AB AB若异侧的 F F F 在 B A BA BA 的延长线上则其折射光线 B C BC BC 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测算凸透镜的 f f f
将凸透镜放在阳光下平行光中主光轴与光线平行用一个光屏在另一侧不断移动直到看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电此时光电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f f f。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光屏和光源从凸透镜的两侧以相同速度远离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时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一般即为焦距 f f f。*特殊方法当 u u u 无限接近于 ∞ \infty ∞ 时 v v v 就无限接近于 f f f。
凸透镜成像
原理光的折射。要点凸透镜、光源、光屏三者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分为 5 5 5 种情况 像的性质 { 倒立、缩小的实像 if u 2 f , f v 2 f 倒立、等大的实像 if u 2 f v 倒立、放大的实像 if f u 2 f , v 2 f 不成像 if u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if u f \text{像的性质}\begin{cases} 倒立、缩小的实像\text{ if }u2f,f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text{ if }u2fv\\ 倒立、放大的实像\text{ if }fu2f,v2f\\ 不成像\text{ if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text{ if }uf \end{cases} 像的性质⎩ ⎨ ⎧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不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if u2f,fv2f if u2fv if fu2f,v2f if uf if uf 这 5 5 5 种情况它们的应用分别是照相机眼球、测焦距、投影仪、探照灯、放大镜。一倍焦距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虚像越大。当 u f uf uf 时 u u u 越小像越大 v v v 也越大。
光屏上找不到像 u ≤ f u\le f u≤f 时不成像/成虚像。光具座长度 4 f 4f 4f因为当 u f uf uf 时总是有 u v ≥ 4 f uv\ge4f uv≥4f。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眼球
结构瞳孔、虹膜、房水、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巩念 gong 第三声膜、睫状体。其中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盲点出现在有神经连接的部分在鼻梁侧。
看远处物体此时光线接近于平行光晶状体凸度变小 f f f 变大光线较晚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看进出物体此时相当于一个点光源 S S S晶状体凸度变大 f f f 变小光线较早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远视
前者成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凸度过大。后者则相反。光线经过近视眼时过早会聚导致像成在视网膜之前需要用凹透镜矫正光线经过远视眼时过晚会聚导致像成在视网膜之后需要凸透镜矫正。
第 III 章
机械运动
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另一个物体即为参照物。故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选择待判断的物体或观察者作为其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相等。
速度
比较方式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计算公式 V S t V\cfrac{S}{t} VtS 其中 V V V 代表物体速度国际单位为 m / s m/s m/s常用单位为 k m / h km/h km/h两者关系 1 m / s 3.6 k m / h 1m/s3.6km/h 1m/s3.6km/h S S S 代表路程 t t t 代表时间。
火车过桥/隧道问题画图可得列车从进入隧道到离开隧道即车头进入隧道一刻开始到车尾离开隧道一刻结束其总路程 S S 隧 S 车身 SS_隧S_{车身} SS隧S车身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以该题目为例 一个物体通过 30 30 30 米花了 20 20 20 秒求其速度。 答题格式 解已知 S 30 m t 20 s ∴ V S t 30 m 20 s 1.5 m / s \text{解已知 }S30m\text{ }t20s\\ \therefore V\cfrac{S}{t}\cfrac{30m}{20s}1.5m/s 解已知 S30m t20s∴VtS20s30m1.5m/s
力学
力的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理要想产生力必须要两个不同物体之间产生作用。这两个物体分别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分为两种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分为速度和方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这对相互的力被称为相互作用力。
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分别为方向、大小、作用点。力的大小的单位为 N N N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部分原理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也越长。
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指向地心。其应用有重锤线、水平仪等。作用于物体的重心上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于几何中心。测量不规则物体重心有悬挂法将物体吊起两次两次吊绳在物体上的延长线的交点即为重心和支撑法类似于天平。重心不一定落在物体上如圆环。重力大小单位同样为 N N N计算公式 G m g Gmg Gmg 其中 g g g 为重力系数在地球上 g 地 9.8 N / k g g_{地}9.8N/kg g地9.8N/kg有时题目中会取 10 N / k g 10N/kg 10N/kg m m m 为物体质量。可见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事实上还与物体离地心的距离海拔、纬度有关例如在赤道的重力比在两极的重力小一些。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前者也称惯性定律是根据实验推理得到的。其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具体是哪一种状态取决于在不收外力作用前的状态若在运动则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保持静止。书上的实验放一个斜面底下接着一个平面上面分别铺上毛巾、棉布和不铺木板目的使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然落下同时小车是同一辆斜面上不铺材料目的使小车到达平面时获得相同的速度。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反映了不同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观察到在 ⋯ \cdots ⋯ 不变时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长。于是进一步推理当平面表面光滑无阻力那么小车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该定律反映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直线运动当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一定教读时物体作曲线运动如抛物线。进一步推广牛顿第一定理可以得到惯性的定义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因为惯性是一种性质所以在解释说明时要说 由于惯性 或 因为惯性而不是 受到惯性的作用。对一些惯性现象解释的流程原来作什么运动、发生什么变化、由于惯性、表现如何。
二力平衡的条件
当物体受外力作用但仍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时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个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一对平衡力需要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作用于同一物体。实验一个轻质的塑料薄片被两条下面悬挂钩码的细线连接绕过两个定滑轮悬空前者目的减小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后者不在桌面上用木块直接做或者用小车代替木块目的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当两侧钩码质量相等时塑料片保持静止当增加一处的钩码时塑料片开始加速运动平衡力大小相等。如果扭动塑料片松手后观察到塑料片迅速旋转恢复原位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且相反剪开塑料片后钩码立即落地作用于同一物体。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对比
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作用物体两个不同的物体同一个物体关系同时存在相互独立性质相同不一定相同相互抵消否是
摩擦力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产生摩擦力记为 f f f。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静摩擦即为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两个物体受到的来自对方的摩擦力以下记为 f 静 f_静 f静。 f 静 f_静 f静 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作用于接触物体的表面绘图时仍可以画到重心上去大小与促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的大小相等。比如说你用 200 N 200N 200N 的力推一个放在地面上的箱子没推动则 f 静 200 N f_静200N f静200N。而滑动摩擦记为 f 滑 f_滑 f滑只与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所以不论物体运动速度快慢只要发生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就不变。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只在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可测得二力平衡的条件。
对于增大/减小摩擦力大部分情况从影响因素入手。增大时可以增大压力/粗糙程度减小时可以减小压力/粗糙程度还有气垫法即将接触面隔开和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需要注意的是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不等同于滑动摩擦力。
压力与固体压强
压力可以理解为在物体发生挤压时产生的作用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受力物体。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用 p p p 表示的影响因素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压强的计算公式 p S F p\cfrac{S}{F} pFS 其中 p p p 代表压强单位为 P a Pa Pa即 N / m 2 N/m^2 N/m2 S S S 代表受力面积 F F F 代表压力大部分情况为物体收到的重力 G G G。压力通常与支持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特别地对于高为 h h h 的均匀直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以用 p ρ × g × h p\rho\times g\times h pρ×g×h 计算其中 ρ \rho ρ 为直柱体密度 g g g 为重力系数。有时候液体压强也可以这么计算。与摩擦力同理在增大/减小压强时也从影响因素出发考虑。
液体压强
由于液体的流动性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大小相等。物体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有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越深 p 液 p_液 p液 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 p 液 p_液 p液 越大与方向无关。可以用压强计由金属盒、U 型管组成。它只能通过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相对大小无法进行准确测量。原理液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所以在金属盒伸入水中时薄膜会被向空气侧压缩推动空气向 U 型管一侧移动从而挤压 U 型管内液体形成高度差。类似的令深度为 h h h液体密度为 ρ \rho ρ则 p 液 ρ g h p_液\rho g h p液ρgh。
典题
可以看看这个和这个中的压强部分。总结记住 p F S p\cfrac{F}{S} pSF 和 p ρ g h p\rho gh pρgh 两个公式只要影响因素不变那么压强就是不变的液体压强中尤为重要。
第 IV 章
前置
在看天空时的方向法则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太阳 s u n sun sun
结构
太阳系中心的恒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大气层可以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层从内到外。由于光球层顾名思义亮度非常强所以平时看到的大部分是光球层的光。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太阳上温度较低导致较暗的部分发生在光球层太阳黑子越多表明太阳活动越剧烈周期为 11 11 11 年从 1755 年开始。耀斑太阳上突然增亮、释放巨大能量的部分发生在色球层。日珥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太阳向宇宙中喷射的带电粒子流发生在日冕层。
若要观察这些太阳活动或是观察色球层和日冕层需要在日食时观测且不能直视或用不带黑滤镜的天文观测设备直接观测。
日食
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形成原因月球不发光、不透明光的直线传播。当日食发生时地球在月球形成的阴影区的不同位置影响看到的日食类型。日食发生时阴影总是从西边出现一路挪到东边去。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即新月时因为地球公转轨道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之间有一个 5 ∘ 5^\circ 5∘ 左右的夹角所以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但一年至少两次。
月球 m o o n moon moon
形态
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人造卫星一抓一大把。月球亮的部分是高地称为月陆反之暗的部分是平原、盆地等凹陷地带称为月海。表面分布有大量环形山可能是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产生也可能是火山爆发。
月相
形成原因月球不发光、不透明月球绕地球公转。一个周期一朔望月为 29.53 29.53 29.53 天。月相按照时间从早到晚排列如下
名称新月娥眉月上弦念 xian 第二声月凸月时间农历初一农历初七、初八形态特征全黑一片西边小半部分亮起成钩状西边半部分全亮成半圆形西边大半部分亮起向东边凸起
名称满月凸月下弦念 xian 第二声月残月时间农历十五、十六农历廿二、廿三形态特征全亮一片东边大半部分亮起向西边凸起东边半部分全亮成半圆形东边小半部分亮起成钩状
位置特征总是从地球、太阳之间开始为新月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到地球背阳面时是满月然后绕回来每 9 0 ∘ 90^\circ 90∘ 一个考点。
月食
形成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光的直线传播月食只有月偏食和月全食两种。与日食不同的是月食发生时阴影从东边出现从西边结束出现在农历十五即满月时。同理月食不是每月都会发生但一年至少两次。
地球 e a r t h earth earth
昼夜现象
形成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与地球自转无关。昼半球、夜半球字面意思被晨昏圈分隔相较于地球上某一个面而言是晨线或昏线。晨线/昏线的判定方法确定转动方向后看线上的某一点即将进入的是夜半球还是昼半球。
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地轴连接南北两极的虚拟的线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产生的效应
台风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的原因一天中太阳高度、影子长度、影子方向的变化。
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每一年转一圈倾斜着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为 66. 5 ∘ 66.5^\circ 66.5∘。对于北半球而言四个节气
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间阳历3月21日阳历6月22日阳历9月23日阳历12月22日昼夜特征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昼夜等长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从赤道春分开始向北移到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到南回归线最后回到赤道。极昼、极夜夏至日时地轴与晨昏线之间有一个夹角北极圈以北的部分全部处于昼半球故产生极昼现象同理南极圈以南的部分全部处于夜半球产生极夜现象。冬至日的情况相反。由于地球的公转以及地轴倾斜形成了四季变化太阳高度影响温度、一年中昼夜长度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
太阳系 s o l a r s y s t e m solar\ system solar system
构成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巨行星有很多卫星、矮行星冥王星、小行星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彗星、流星体等。
星座
把天空划分为 88 88 88 个区域即为星座。寻找北极星从大熊座的勺口的一条长边出发延申越 5 5 5 倍长度。
星系系统
地球与月球构成了地月系地月系与其他行星等天体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与其他恒星系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和其他河外星系构成了宇宙。
The End